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行业动态 > 正文

    在湖北房县,有一种特产叫黄酒

    2019-02-21 19:01:24    浏览:1    点赞:0


    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,也称为米酒,属于酿造酒,在世界三大酿造酒(黄酒、葡萄酒和啤酒)中占有重要的一席。酿酒技术独树一帜,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。房县黄酒性温和、酒味甘醇、绵长,有一种特殊的馨香,鲜甜可口,喝不赘头,富含18种氨基酸,每升酒中的必需氨基酸达3100mg,半必需氨基酸达2830mg。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,甚至更少。房县黄酒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及微量元素,已检测出的无机盐就有15种之多,包括钙、镁、钾、磷等多种常量元素和铁、铜、锌、硒等微量元素。 而啤酒和葡萄酒中的必需氨基酸仅为440mg,甚至更少。在湖北省房县,就有这样一句顺口溜:没有黄酒不成席,白酒再好不稀奇。 房县有酿造黄酒的传统习惯,一年四季常备不缺,婚丧嫁娶必不可少,逢年过节更不用说。在房县喝酒,真正体味到“大碗喝酒、大块吃肉”的快乐。

    房县黄酒分类方法很多,按用曲子不同分为:大曲酒、小曲酒。大曲酒容易规模化生产,但是喝了容易头疼。小曲酒产量少,但是酒的品质高。

    房县黄酒因用途及酒精含量、存放期不同,分为老酒、嫩酒、甜酒,颜色有青、黄、乳白三种。青酒又称地封酒,就是把做好的黄酒放入陶罐中,用黄泥封严,埋入地下。过一年或数年掘起,酒开启后清香扑鼻,清澈如水,口味平谈,但后劲很大,出门见风就醉,因此又叫“出门醉”、“随风倒”、“透瓶香”等雅号。

    黄酒就是将洑子用凉水兑开,隔开糟子就是酒了,然后盛如罐中,经过几次叠酒,储 存一段时间后,酒呈淡黄色,酒精含量较为直感。也有直接饮用原汁的,即洑子,饮用时不加水,口感甘醇、绵长,但后劲很大。如酒过喝开水,将醉酒更快。

    甜糟子是连酒带糟子一起喝的,工艺程序和做酒一样,但拌入曲子较少,黄酒下洑后即可饮用,这种酒很甜,没有大劲,是房县传统的一种茶点。多用于产妇“坐月子”(生小孩)后恢复身体、下奶、促奶,俗称“喜糟子”。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,甜糟子里煮汤圆又叫“甜甜蜜蜜,团团圆圆”。

    主要功效

    黄酒是医药上很重要的辅料或“药引子”。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、烧煮、蒸炙一些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,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。能够促进血液循环,补血养颜。

    黄酒的另一功能是调料。黄酒酒精含量适中,味香浓郁,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质,人们都喜欢用黄酒作佐料,在烹制荤菜时,特别是羊肉、鲜鱼时加入少许,不仅可以去腥膻还能使得黄酒能发挥出更好的功效。

    制作方法

    主要要把握好三个关键。一是曲子关,黄酒所用的曲子是用蓼子花 (一种专用植物),掺兑米粉(将泡胀的饭米碾成粉)、甘草粉及曲母粉一起拌匀,捏成比核桃略小的圆球,放在簸箩里盖上椿树枝,温度控制在25℃--30℃之间,发酵24小时(发酵时要长菌丝,从菌丝的颜色便可分辨酒曲好坏),待散出酒的芳香,凉干用线穿成串,挂在避光、通风、干燥的地方,随用随取。一般一颗曲子可做3斤糯米的黄酒。

    二是蒸米关,做酒必先将糯米放水中浸泡3—4小时,然后淘尽、控水、蒸熟、凉冷至27℃为“晾縻”,也有浇冷水降温的为“淋糜”,搓碎米疙瘩,然后将碾碎的曲子粉撒入拌匀,并适当拌些凉水,盛入瓦盆或瓦缸,中间留出一个碗口粗见底的窝,用于透气下湫水。

    三是温度关,将配制好的原料放入备好的酒窝(用稻草编制,用于保温),将温度控制在27℃—30℃,一般在24小时就可发酵,待酒窝中沁满了湫水,用勺子舀湫水均匀地淋向酒糟的表面(土语叫打头),然后适当降温到24—25℃,放至1—2天后转入罐子中密封存放一些日子取出用温水或凉水投酒,一般投酒比例为1:3,即一碗酒糟兑3碗水,待酒糟漂浮在上面后插酒抽子(竹篾编织的竹篓),通过24小时沥出糟子,即是香醇可口的黄酒。如果较长期存放,还须经一两次叠酒,即将清亮的酒转入其它容器,剩下的浑浊物(土语叫酒良子),单独存放用于发面或其它所用,做出的馍馍气味芬芳、甘甜、柔软、无以伦比。

    黄酒经过几道转叠,越来越清,呈米黄色,饮时或温或冷因人因时而宜,冬天烫了喝发热御寒,夏天喝冷黄酒消暑止渴。做酒,首先是要把糯米泡好,一般从吃过早饭到午饭后的三四点钟正好。然后把泡好的糯米取出来放在笤箕中沥干,等到不再滴水了,就可以上笼蒸了。锅里添上水,以淹住蒸笼的下边三寸为最适。加热,至沸,把锅盖盖上,逼气。等到笼内雾气满满的,浓浓的了,就可上糯米了。

    上糯米这可是有讲究的,不能一盆子整个儿地倒进去,要一勺一勺地抖散,均匀地一层层铺开。这样,蒸出的“媒”(熟的糯米)才会受热均匀,不会夹有生团。这一步叫“蹿气”,要做出好酒,这一环节是很重要的。上了糯米,把蒸笼的上沿围上毛巾,不让其透气,加温加压。等到热气遏不住,拼着命把锅盖朝上顶着往外钻时,差不多已经好了。打开盖儿,用筷子搅划一下,如果不散,粘,呈柔和的亮色,说明是已完全的熟了,就可以出笼了。这熟的“媒”拌上糖,很好吃。它和肥肉一样,吃多了也会腻人。取出一些这样的“媒”,加糖,使劲儿揉,搓,捏,碾成饼状贴到锅里炕,这就是“糍粑”了。有斤实,有韧性,斤拽拽的,好吃。把这些“媒”晾到温热,和碾碎的曲子一起拌均匀,装进坛子里,注入适当的水,这水要冬温夏凉。如果在冬天,最好在坛子外面围上稻草、米糠或破棉絮什么的用以保温。一切就绪,就只等它酿成后吃甜糟子了。

    0
    !我要举报